“
关于娱乐,我有话说。
3月27日,周深在《歌手·当打之年》第八期节目夺冠了,一首《达拉崩吧》气压全场。
一人分饰五角,用小女孩、少年、国王、巨龙、旁白的不同声线来回切换。
甚至打破次元壁,来了一段《极乐净土》的舞蹈,炸翻整个舞台。
其结果就是:周深火了。
周深火了的背后,却是太多的无奈和坎坷。
01
周深,出生在湖南的一个偏僻山村,他有一个大5岁的姐姐。
父母为了给他们创造更好的条件独自出去打拼。
把他们姐弟两人留在家里,姐弟俩成了别人口中的留守儿童。
周深的童年过得十分艰苦,挑水,砍柴…都落到了小小的周深身上。
但他却乐此不疲,因为周深从小就非常喜欢唱歌。
他把唱歌作为干活的动力。
初中时期,周深跟随父母来到贵州。
因为周深在唱歌方面的天赋,上学后他入选了学校合唱团、担任领唱、在比赛中获得冠军。
但随着年龄的增长,进入青春期的周深。
本来应该到了变声时期,可是他的音色却迟迟不见有任何改变,依旧停留在孩童时期。
他一度压制自己的声音,想让自己的声音变得低沉一点。
可是无论怎么压制,嗓音却依然还是不见任何起色,甚至更加难听。
为此,同学们面对如此另类的嗓音,纷纷嘲笑周深。
让周深的心里深深的自卑起来。他甚至连话都不敢开口说一句。
周深高考最终也没有达到国内的本科分数线。
他只好到乌克兰留学并进行大学预科。最终选择学习医学专业。
可是,因为语言不通、学医也没有天赋,让身处异国他乡的周深感到前途渺茫。
于是在他再三的考虑之下,他瞒着父母决定继续追逐自己的音乐之路。
周深终于在他的努力下顺利的考上了利沃夫国立音乐学院。学习美声专业,并且还是花腔男高音。
周深觉得自己的梦想终于可以进一步实现了。
然而他患上了声带小结,这对唱歌来说是致命的。
周深此时的心里就像一块大石头一样,压的他喘不过气。
所幸的是经过一系列的治疗,周深也终于康复。
2014年,周深踏上了好声音的舞台,一曲《欢颜》,让三位导师集体转身。
杨坤更是激动的说,
“你的声音真的是我从事音乐这么多年少见的一种声音,跨越了年龄,跨越了性别,你有太多的可能性了。”
那个时候的周深,因为一首歌而被熟知。
而就是一曲《欢颜》周深被一位音乐人盯上了。
他就是高晓松。
高晓松很喜欢音乐,也喜欢干净的声音。
作为校园民谣的代表人物,他和杨坤一样看到了周深身上无限的可能。
于是,他开始约见周深,并耗时三年,为周深量身打造了第一张专辑:《深的深》。
并且,高晓松奉献出7首作品,整张专辑由高晓松自掏腰包投资,并担任监制。
制作班底更是被网友誉为“高家班”的尹约,钱雷等人。
高晓松说,他不惜代价制作专辑,这一辈子只有三次。
前两次都是在二十年前,第一次,他为小柯做了第一张专辑;
第二次,他为朴树做了的第一张专辑。
这第三次,他为了周深。
很多人说,高晓松等待了半个世纪,也沉淀了半个世纪,就是为了周深的出现。
周深确实没有辜负高晓松的期望,他现在火了,火的一塌糊涂。
而同样出自高晓松之手为他不惜斥资制作专辑的朴树,如今怎么样了呢?
02
朴树出生于1973年,北京人,他父母都是北大的教授。
从小父母就对朴树寄予厚望,希望他能做一个高级的知识分子。
然而,朴树这一辈子只喜欢音乐,对名利和金钱毫无兴趣。
朴树并不想进入歌坛。他想在大学毕业以后找个好工作,娶妻生子。
可是当朴树进入大学才发现,大学的生活,平淡的出奇。
他说:“我想像中的大学应该时常可以迸发出激情的火花才对。
可那里让我窒息,平庸的日子像哗哗的流水,淌得我心里发毛.”
他认为这是在浪费生命。
于是朴树在大二的时候选择了退学。
他要去追求自己的音乐梦想。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,朴树开始了平凡而又不平凡的路。
从没有上过音乐培训课的他,经常一个人背着吉他,到河边一个人“自嗨”,从日出到日落,日复一日。
可是,现实和梦想的差距,一下把朴树打回了现实。
他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钱。
当时,有人劝朴树,卖歌,在金钱的压力下,朴树通过朋友得到了高晓松的电话。
高晓松约朴树见了一面。
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,朴树签约“麦田音乐”,老板是宋柯和高晓松,从此进入娱乐圈。
按照高晓松的说法是,麦田音乐就是为了朴树而创立的。
高晓松曾说,他从没有见宋柯哭过。
当时,朴树抱着一把吉他,唱了自己的新歌曲《那些花儿》。
或许是感触动了宋柯心里最敏感的那根琴弦,他哭了。
朴树的声音,忧伤又温暖。不免让人回忆起以前的往事。
那时候,朴树凭借《那些花儿》彻底地火了,不管你走到哪里,都能听到这首歌。
2003年,朴树30岁生日,他的第二张专辑《生如夏花》上市。
“生如夏花般灿烂、死若秋叶般精美”,生命就像夏天的花儿一样,灿烂而短暂。
这首《生如夏花》又一次火了。
成名后的朴树,过的并不开心,每天太多不重要的俗事缠身。
一次,公司对朴树说,周六有一些记者要来采访你,你准备一下。朴树却说,周六我有病。
最了解朴树的,莫过于他的父母。
一次,母亲对朴树说,我听了你的歌,这些年你是不是过的不快乐?
朴树一听立马就哭了,哭的像个孩子。
然后洗把脸,再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走了。
在朴树的眼里,除了感情和音乐,其他的一切都不重要。
任何妨碍他创作音乐的事情,他的内心都是拒绝的。
他曾说,我只想好好写歌,我不祸害人。
朴树有一次坐在高晓松的车上,他看到窗外那凄美的夕阳。
对高晓松说:“停车”高晓松问:“你要干嘛”?
朴树说:“我要看夕阳”。
于是,他就抱着吉他坐在高速公路旁,弹着吉他看着夕阳。
没人知道他当时是怎么想的,也没人知道他是怎么回去的。
朴树一生都不想被世俗的名利和道德给绑架。
他的名气越大,他就越不快乐。
于是,抑郁缠身,他在人生最巅峰的时候退出了歌坛。
但是朴树也做慈善,他一直在偷偷的盖学校。
至今没人知道哪些学校是他资助的,他一直叮嘱身边的朋友不要告诉别人。
从《生如夏花》的感叹生命短暂而灿烂,到《平凡之路》的平凡才是人生的答案。
或许,朴树正如他所写的歌曲,平凡才是他的人生答案。
他想做自己,坚守自己的本心。
03结语
现在的朴树偶尔也会出来冒个泡。
2018年8月10日晚上,由爱奇艺出品的原创音乐节目《乐队的夏天》已经来到最后一期。
很少在综艺节目露面的朴树出现并献唱了电影《冈仁波齐》的主题曲《No Fear In My Heart》。
可就在大家还沉浸在他的歌声中时。
朴树却一如既往的耿直与任性,节目录制到一半,他突然站起来说:
“那个…我岁数大了,该回家睡觉了…”,然后,他就真的走下了舞台。
这就是朴树,他从不屑于伪装自己。
从不随波逐流,也从不愿意向这个世界妥协。
他就是他自己,是个没有长大的孩子。
他不懂得这人世间被隐藏的规则等等。
其实朴树只是精神状态有问题。
很早之前就有抑郁症、自闭症,他不是什么孩子。
他是一个病人,他只想好好做他的音乐,仅此而已。
时至今日,朴树还是脆弱、易碎,希望被肯定,又讨厌被神话。
这些元素依然集中在他身上,只是比起前几年濒临绝望的心态。
他整个人要放松了许多,但还谈不上自在。
在朴树的眼里,歌是有灵魂的。
虽然朴树的歌不多,但每一首歌就好像有自己的灵魂,
情到深处时,早已泪流满襟。
人的一生,平凡才是最好的。
愿朴树早日归来,再做少年!到时定当“醉笑陪公三万场”,再不诉离殇!愿以此共勉!
.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娱乐阵线盟 » 高晓松一生只为三个人出过专辑,周深火了,朴树如今怎么样了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