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关于杨坤与喊麦歌手mc六道大战的事情热度居高不下,两个人隔空对话,你来我往好不热闹。
前不久,杨坤在自己的直播间中谈到了《惊雷》这首歌,可能是有粉丝提到他看到,所以简单评价了一番。
性子直的杨坤直接说道
“一声惊雷给我劈醒了,真的是给了我一个惊雷,要歌没歌,要旋律没旋律”。
满满的嫌弃溢于言表:”太难听”、”神马东西”、”恶心”。
而这首《惊雷》歌曲,喜欢玩短视频的朋友可能都听到过,非常的提神醒脑。
歌词先不说有没有什么含义,朗朗上口容易洗脑。
旋律也是很带感,听之前你是世界的,听完你觉得世界就是你的。
其实喊麦歌曲最近几年在年轻人中间确实很流行,热闹、浅显、带着一些沙雕。
那么这种类似《惊雷》这样的一类歌,到底算不算是音乐,配不配称之为音乐呢?
这个问题暂且放一放。
一秒学喊麦
接下来先教大家一秒钟学会如何喊麦,学会了你也可以买套直播设备。
剪一个精神的发型,让老铁们给你刷礼物了。
首先熟练运用四个字”我、他、这、那”。
然后只要在任意一句诗词上,押韵一下即可。
比如说:
锄禾,我曰当午!汗滴,这禾下土!谁知,那盘中餐!粒粒,他皆辛苦!
注意,一定要带着饱满的自信和热情,掌握喊麦的精髓,一个字”喊”。
一二这三四五,上山我打老虎,老虎他不在家,打到那小松鼠。
是不是有内味了?
经典和糟粕
那么回过头再来说,喊麦到底算不算音乐。
音乐是一种有旋律、节奏、情感等的艺术,带给观众美好的听觉享受。
而这首《惊雷》,确实如同杨坤所说,没有旋律和律动可言。
新京报如是说:如果大家相信世界上音乐可以有好和坏之分,那么《惊雷》一定不属于好音乐。
不是说这首歌不具备杨坤说的曲和词,而是它根本算不上是创作,整首歌完全是摘抄、混合加工而成的。
很快歌曲的作者mc六道也公开回应。
“音乐没有高低贵贱,你看惊雷多火,比你任何一首歌都火。”
官媒对此也有如此点评:音乐不分贵贱,但分经典和糟粕。
所以像这类型的歌曲,它的生命力转瞬即逝,像之前的什么一人我饮酒醉也是如此,早已消散在大家的脑海中。
而很多老歌依然能在今天传唱,这就是经典和糟粕。
音乐的形式确实没有高低,但音乐作品有。
贝多芬的交响乐和江南皮革厂在大家心目中肯定是不一样的。
而《惊雷》与其说它是流行音乐,更合适的分类应该是把它和其他喊麦歌曲放在”娱乐”那一栏里。
在mc六道的评论下面,很多是他忠实的拥护者,更有很多人嘲讽杨坤已经老了,不懂年轻人的歌而已。
还有人觉得过气歌手蹭热度来的。
那么尽管杨坤已经从巅峰期到了低谷,但作为一个专业音乐人。
将他把喊麦歌手放在一起,说夸张点,那也真的是”辱坤”了。
年轻时杨坤的声音还像现在这样,沙哑的有特点。
当兵时白天下乡演出,晚上夜总会唱歌,因为唱的太狠。
嗓子因此做了个手术,从此从清亮变成了带着毛边的感觉。
2002年的《无所谓》专辑发行,一举拿下几周音乐排行榜的冠军,杨坤独特的嗓音一下火了,让人印象深刻。
之后杨坤继续保持,《月亮可以代表我的心》、《那一天》、《空城》等歌曲,在华语乐坛中奠定了自己的地位。
唱悲伤歌让人动容,他的嗓音中带着故事。
唱快歌非常的”大牌”,恰到好处的自信和骄傲。
看他的一些歌曲,很多都是自己作词或作曲,不过多得创作型歌手,才华那时绝对有的。
光凭会创作这一点,就可以吊打惊雷原创了吧。看看那首歌的歌词:
惊雷,这通天修为,天塌地陷紫金锤
紫电,说玄真火焰,九天悬剑惊天变
乌云,驰聘沙场,呼啸烟雨顿
多情自古空余恨,手持了弯月刃
天地沦陷,气吞山河
……
看似这些文字好像很有品味的样子,实际上逻辑不通,仅仅是为了押韵,没有内涵可言。
确实如今的杨坤走下了高高的神坛,不再受大众的追捧。
但也只让是人觉得有一种悲凉感,修炼十几年的歌手落得如今下场,还没有喊麦歌手火。
除了杨坤外,还有很多专业音乐人也曾直言过乐坛如今的现象。
像是朴树早在2015年时接受采访时,表示对于现在大众的品味无法理解。
“我发现这个国家很多人爱听屎,这时候我就有点慌了”。
另外还有著名摇滚歌手郑钧也有过类似的感叹”音乐排行榜里的歌,10首里有9首听不下去,这就是屎啊!”
杨坤再回应
前两天杨坤又再次发了一个小视频回应,面前摆了一个杯子和一个盘子。
杨坤表示”没想到’惊雷’会引发这么大的讨论,不要在占用更多的公共资源。咖啡呢我也爱喝,大蒜呢我也爱吃”。
看到这,大家本以为杨坤这是要息事宁人了,没想到后面说了一句让人出乎意料的话。
“但是惊雷就算了吧。”这番话也是很豪横了,态度也非常明显,依然坚持自己最开始的评价。
朴树出一张专辑,要沉淀10年左右的时间。
杨坤能有如今的成就,是他沉浮歌坛近20年的积累。
而那些矫揉造作、东拼西凑的口水歌,有的甚至称不上歌,却在短短的几天、几小时的时间里榜上有名。
结语
“王者在流浪、小丑在天堂”这句话在这里用也是非常合适。
音乐人创作歌曲不能只考虑到自身的利益,还要承担着自己的责任。
将”糟粕”文化推上殿堂,做出不好的榜样。
不仅是对大众审美的一种荼毒和挑战,更是对那些老牌音乐人的”高级羞辱”。
长此以往下去,留在榜单上的只会全部是这类歌曲,没有人会在费尽心力创作有深度、有思想的音乐,陷入恶性循环。
就像李宗盛曾说”各位的审美决定我们这个时代音乐的面貌”。
难道大家真的想多年以后,我们的后辈评价21时代的音乐,代表作全是《惊雷》、《一人我饮酒醉》…
注:原创不易,请勿抄袭,以上图源均来自网络,如有异议请联系删除,谢谢。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娱乐阵线盟 » 杨坤和喊麦歌手互怼,《惊雷》爆火背后,是对歌坛的”高级羞辱”